
安全帶穿戴教學

個人安全防護用具穿戴示範
中運透過人員安全、貨物安全、航行安全及環境安全四個面向來落實船隊管理,船上安全作業依照ISM程序進行管理,除嚴格遵守各項國際公約,並透過教育訓練以提升船隊安全意識,於船舶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時,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負責指揮救護與善後處理,分析缺失、虛驚與事故之原因,提出改善對策,確保船舶適航、適貨和航行安全。
2021 年8月,通裕輪於台北港錨地進行吊桿牛油保養作業,不幸發生船員自平台墜落的意外案件。安全衛生室依規定於八小時內通報轄區檢查機構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經新北市勞動檢查處派員檢查,經船務處、工務處及安全衛生室合力檢討改善,於外部直梯加裝抓索器、2米高度以上內部直梯增設防墜器、每部吊車內部及外部直梯處張貼中英文版工作安全提醒、防墜設備操作說明指南及設備維護說明等詳細資訊及全面汰換船上不適合(含笨重、穿戴設計不良等)的五點式安全帶,完竣後,於9月申請復工獲准。本公司同時要求同型屬輪比照辦理,以防患於未然。
此外,本公司參考美國工業安全協會,落實每日工作前安全預知演練會議(Toolbox Talks),當中若有執行高風險作業,須將相關資料回傳船務處審查,且任何工作中之人員有疑慮時,可隨時暫停作業(Stop Policy);並依據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建立之規範與查核表,定期進行第三方稽核,確保有依制定規範執行。
1.落實人員於上船前需完整配戴安全帽、鋼頭安全鞋、工作服、工作手套、安全護目鏡、耳罩(耳塞)、五點式吊掛安全帶,並邀請鋼堡科技協助講解五點式全身型攀高安全帶組、防跌擒墜器、攜帶式氣體偵測器與校正氣瓶、手持式無線對講機之運用。
2.針對船務處提出之不符合事項及虛驚事故,請工業安全協會安排客製化工安訓練課程。
3.水平展開屬輪高空及舷外作業教育訓練。
4.加強宣導人員休息時間於甲板行走時,須配戴個人安全鞋帽且嚴禁奔跑,以確保安全;工作期間若未配戴安全帽將列入獎懲罰則及個人考核。
持續遵循國際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執行船舶保全計劃,確保船員、船舶及貨物之安全,避免遭受海盜或其他犯罪行為的攻擊,於通過高風險水域前通報公司並不定期通告ReCAAP(亞洲區最新海盜週報)。於到港前召開保安會議,透過艙門上鎖、巡邏、照明、通訊及艙口人員管制措施避免偷竊及偷渡事件,並定期實施各項緊急狀況應變演練,以維護安全。
本公司分別於2021年2月及4月完成船東互保(P&I) 責任險以及船體險的年度投保作業。
若有貨損情況發生,船長會立即依據安全管理系統(SMS)之規定,採取適當行動以避免貨損擴大,並立即以衛星電話或衛星通訊將第一手訊息告知辦公室人員。經立即聯繫船東互保協會(P&I),運用其全世界之通訊聯絡網,適時指派當地公證人登輪,與貨主之保險公司聯合調查事故發生原因、損害範圍等,並向船長蒐集相關文件以及提供可能之善後建議,以利後續索賠協商順利完成。
本公司於貨物裝載時遵守貨物運輸相關法規,確保船舶對該貨物適於裝載,依照配艙、繫固標準作業程序並監測及記錄,避免貨物缺損。2021年本公司自有成品船運均無超過自負額之貨損紀錄。
中運的重要運務之一是前往西澳載運鐵礦砂原料回台灣,去回程最經濟航程均會經過西南太平洋西里伯斯海及蘇祿海高風險海域,自2017 年起船隊經過此危險海域前後均回報公司及提醒船隊特別注意,若有危險升高情勢,將依船務處指示偏航,因船員是公司重要資產,即使增加偏航成本也要避開海盜風險。
此外,為協助船隊及早採取措施遠離惡劣海象以確保航行安全,與氣象軟體公司合作,定期提供船舶定位與氣象預報服務外,航程中天候狀況的變化亦可透過軟體模擬出最佳航路規劃。
中運優化「船舶動態資訊平台2.0版」成功整合自有船的運務資料、最新自動識別系統AIS航行資訊、並結合Windy服務,提供船位氣象資訊。不斷豐富化該平台船隊資訊與查詢功能,包括船隊基本資料、運務及裝載貨物資訊、歷史及預計裝貨及卸貨港之船期(ATD、ATA、ETA、ETB、ETD)、最近及歷史的航線軌跡、船舶靠港紀錄、在船船員及船隊聯絡方式、專用海圖圖層模式。平台發展朝自動化蒐集上述各項數據外,未來將包括船舶燃/滑油使用量及存量紀錄、每日港口燃油價格、塢修及檢驗時程、航運市場即時資訊等可作為管理者決策、分析、規劃及預測等重要資訊。平台持續優化並整合內外部資訊、設計介面以直覺化及視覺化、資訊即時化為基礎,希望有助從業人員獲取關鍵且正確的資訊,進而輔助管理者進行營運決策。
中運船隊使用Inmarsat(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第五代高速衛星的FX服務(FX: Fleet eXpress,為GX: Global eXpress (Ka波段)的海事版本,提供FX與FBB: Fleet Board Band(L波段),服務的雙系統,作為船端與岸端系統資訊交易的實體基礎。而鏈結航海通訊的衛星信號易受到雨量、空氣吸收/折射、星光閃耀、低仰角時所造成不規則的傳播,以及電離層與各種海況等影響,使得信號傳遞受到干擾而產生衰減現象,導致船端與岸端資料交易不完整。為此,於年初籌劃提升船端與岸端之間的資訊交易品質技術,陸續參考船舶管理公司與國內航商在船舶管理系統資料同步的技術特點,在船舶網路資訊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船、岸資料同步機制,藉以改善船岸間應用系統資料不同步的狀況,使既有應用系統作業與後續開發之船員工時、福利平台及配件盤點等系統訊息,能夠完整地顯示在船岸兩端。
中運透過定期維護保養計劃系統查核輪機管理是否落實執行,以有效降低船舶設備故障率,並定期安排進塢大修,以維持船舶適航性。此外,為鼓勵船上同仁進行設備自行檢修,2020年修訂自修辦法,提高自修獎金,藉以提升船員自我檢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