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運導入智慧船舶發展
中運針對智能機艙及智能能效管理部分積極導入智慧船舶系統建置,期盼利用各項監控及通訊設備提供事故察覺與預防、藉由船體及航行中的大數據及AI資料蒐集相關零件耗損、能源油耗等,以提升資源管理及經濟效能,達成以下目的:
國際海事組織(IMO)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船舶碳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因此,推動智能船舶綠色管理計劃,除符合國際公約規定,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智能船舶概念的興起以及船舶電子化技術的日益發展下,利用船舶大數據(Big Data)進行分析已經成為全球航運的大勢所趨;智能船舶的發展可以從當前的互聯互通、系統整合到未來的遠端控制、自主操作提高設備妥善率及船舶營運的安全、控制燃油消耗、節能減排,提高收益等目的以改善船舶能效管理。
中運針對智能機艙及智能能效管理部分積極導入智慧船舶系統建置,期盼利用各項監控及通訊設備提供事故察覺與預防、藉由船體及航行中的大數據及AI資料蒐集相關零件耗損、能源油耗等,以提升資源管理及經濟效能,達成以下目的:
中運 2019 年實施成果與未來發展規劃 2019年船隊由目前使用Inmarsat(國際海事 衛星組織)之FBB(Fleet Board Band)改以 FX(Fleet express)作為船、岸資訊交換基礎的船舶管理系統架構,同時考量船舶資安,建置屬輪遠端連線、資料同步與系統除錯等能力。
2019年於新船監造期間,與中華電信、台船資訊/設計處,為船隊應用FX服務的新一代網路架構進行多次會議討論。並完成船舶內部網路通訊、大數據收集、防火牆(資安防護)等硬體系統建置。
2020年由航儀紀錄器(VDR)或電子海圖 (EDCIS),包含船速、風速、船舶姿態與舵角等,以及警報監控系統(AMS,包括 主機、電機…的溫度、壓力、負荷、油耗 比...)等擷取大數據,回傳至雲端資料伺服主機、解析資料結構,預判可能需要進一步收集的資料,建立數位孿生(Digital Twin);調研產官學在智能船舶的設備監診與節能減排等發展現況,進行相關技術(影像識別、無線射頻(RFID)或資料探勘(Data Mining)等)、系統導入。
2021年:對主要甲機(如錨機、絞機、艙 蓋機械),或輪機(主機、電機、脫硫器等) 等部分設備能有線上的故障預知與診斷能力,俾便採取預防性保養等作為,藉以增加配件送船的前置作業時間,減少設備突然損壞造成的Off-hire損失。
2022年:藉由(2020~2021年)收集之大數據,能夠預估船殼因年久Anti-Fouling油漆能力漸失或海生物覆著等導致船殼(磨擦) 阻力、主機油耗與EEOI(Energy Efficiency Operational Indicator) 等漸增的狀況;亦可提供塢修之時程安排、費用估算等參考。
中運計畫持續推廣智慧船舶,短期以建置FX系統增強船岸連結以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經營績效,長期計畫強化自有船隊品質及陣容,利用科技提升管理效能。
本專案2019已投資金額183.2萬元,預估未來3年投資金額分別為300萬、200萬及 400 萬元。
此外,2019年支付委託船舶中心(SOIC)進行船艉拖纜改裝補強結構分析技術服務研發費用新台幣10萬元。